全国人大代表邢青松建议——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证卫生安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仅关系到畜牧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来自南京高淳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监管,构建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加大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扶持力度,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邢青松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9月,农业部就印发了《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要求在部分大中城市、养殖密集区及重点水域周边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此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意见,制定了行业发展相关的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无害化处理企业在各个地方逐渐建立起来。 邢青松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宣传教育的力度,宣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病死畜禽产品的危害性,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对抛弃、收购、屠宰、贩卖和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要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按期足额发放相关补贴。 他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协调银保监会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保险和处理联动机制,扩大动物畜禽产品保险品种和范围,完善细化保险条款,及时赔付到位,促使病死畜禽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完善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形成集病死畜禽收集、转运、处理、补助审核受理、保险理赔、资金发放于一体的闭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互通。 |